2012年,马云和王健林设了一个“亿元赌局”:如果10年之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50%,王健林就给马云1亿元,如果没超过50%,马云给王健林1亿元。
为什么这两个人对各自代表的线上、线下经济的看法,会有如此大的分歧?一方打败另一方,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天大的不同吗?不是的。是因为相同的地方更多,一方才有机会“干掉”另一方。
以万达为代表的线下经济和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线上经济,在底层逻辑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是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四部分的不同组合。可能一方的做法与另一方不一样,但是双方服务的客户、提供的价值是一样的。就好比一个做鞋子的干不掉一个卖水果的,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相同之处。
两个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一定是因为他们之间有更多的相同之处,而不是不同之处。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是吵不起来的。事物间的共同点,就是底层逻辑。
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在我们面临环境变化时,才能将其应用到新的变化中,从而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所以,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在新书《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中,分享5种底层逻辑,以及每种底层逻辑背后不同的思考模型。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在本书中,中国著名商业顾问刘润把在《5分钟商学院》中讲述的底层逻辑的内容做了总结,与你分享是非对错、思考问题、个体进化、理解他人和社会协作五个方面的底层逻辑,带你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希望你在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能够通过“底层逻辑+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始终如鱼得水。
是非对错的底层逻辑。举一个例子:坏人A将受害者B诱骗到没有锁门的工地C。B摔死了,这是谁的错?法学家会说,是坏人A的错。他认为这是蓄意谋杀。经济学家会说,是工地C的错。因为,整个社会为了避免受害者B被坏人A诱骗到工地C的成本,比工地C自己把门锁上的成本要高得多。经济学家是从“社会总成本”的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商人会说,是受害者B的错。不管你们是惩罚坏人A,还是惩罚工地C,受害者B都无法起死回生,B受到的损失最大。商人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是非对错。因此,讨论是非对错时,身份不同,底层逻辑也不同,如果你是评论家,可以选择法学家的立场。如果你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如果要受损失的人是你,建议你选择商人的立场。
思考问题的底层逻辑。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这种场景: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大家开会讨论。产品说,是销售不行,渠道不够好。销售说,是市场不行,营销不够好。市场说,是研发不行,产品不够好。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思考问题?刘润认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遇到问题,大胆假设,小心验证,得出结论,再根据结论,做出调整。底层逻辑就是,经验不一定靠谱;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事论事,讨论事情,解决问题,而不是借着事情去针对人。
刘润 润米咨询创始人,微软前战略合作总监,《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曾任腾讯、百度、海尔、恒基地产、中远国际、晨兴资本、康宝莱等多家企业的战略顾问,香港上市公司恒富控股独立董事,互联网转型专家。有190万读者的刘润微信公众号主理人。著有畅销书“每个人的商学院”系列、“5分钟商学院”系列、《新零售》《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互联网+:小米案例版》《趋势红利》《商业洞察力》《商业简史》等。
个体进化的底层逻辑。我们这一生,只能学会三件事:知识、技能和态度。知识,就是已经被发现和证明的规律,通过记忆就可以学习到知识。但是,知识是有边界的,甚至是有保质期的,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技能。技能就是那些你以为你知道,但如果没做过,就永远不会真知道的事情。技能之所以叫技能,就是除了“学”,更要“习”。除了知识和技能,还有态度。态度就是你选择的,用来看待这个世界的那副有色眼镜。因此,这里的底层逻辑就是:不要把知识当技能学。很多实战主义者拒绝学习知识,忽视前人思考,结果就只能是自己发明轮子。我们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不断进步。不要把技能当知识学。很多理论主义者,渴望知识,却忽略练习。千万别忘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能学习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用脑学习知识,用手学习技能,用心学习态度。
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公司开会,讨论一件事情怎么做。大家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讨论完之后,老板拍板:“我最终决定这样做。”然后,一个员工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不应该这样做,这是错的。”这名员工显然没有抓住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刘润认为,关于理解他人的底层逻辑是,心中一定要有边界感。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别人,你会理解很多别人的想法和做事方式;守住自己的边界,也尊重别人的边界。
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一步步从自然法则,到族群法则,到普遍法则,也是文明进程的方向。理解他人,更多是和个体相处,但我们还会进行更大范围的人群协作。社会协作的底层逻辑便是,遵循三种不同的法则,自然法则、族群法则、普遍法则;越往后,能达成的协作越多,走得可能也越远。
刘润认为,其实“底层逻辑”,并不局限于商业世界,每一位自然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看到千变万化的世界后,依然能心态平静、不焦虑。通过了解“底层逻辑+ 环境变量”,不断创造新的方法论,看清世界的底牌,始终如鱼得水。
编辑—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