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走势更加分化。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各国呈现通货膨胀和紧缩并存的异象。如何解读未来全球经济走势?日本物价研究第一人渡边努提出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框架。
30年来,美联储、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及其前身一直监管着稳定的低通胀环境。然而,疫情过后的物价攀升,说明各央行此前没有预见到通胀的到来。
通胀发生并在短期内并未消退后,央行开始启动各种金融工具调节,接二连三地上调利率。这些措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美国和欧洲,物价的飞涨,超过了工资增速,人们的生活水准因而受到影响。
最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西方主要经济体普遍经历了几十年一遇的严重通胀。日本经济更是出现了一种“异象”: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受长期通缩,被世人称之为“失去的10年、20年,甚至30年”,致使日本央行长期实行零利率政策。但是,2023年奇迹发生了——日本通胀出乎意料地上涨。
这些繁杂现象,一直困扰着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越发困难。通胀通缩看似简单,都反映物价的变化,但在理论上解释清楚却很难。迄今为止,关于通胀通缩问题,全球经济理论界并未形成广泛的共识。
日本物价理论研究领跑者渡边努的新著《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试图用一种新的视角对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他指出了现代物价理论所忽视的因素,提出了新的分析视角和框架,对欧美新一轮通胀及日本通胀与通缩并存复杂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独特且富有见地的观点。
渡边努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东京大学教授,曾经在日本央行工作多年。他完整经历了198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形成、1990年后泡沫破灭,以及泡沫破灭后30年的通缩和经济衰退,具有丰富的货币政策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在本书中,渡边努探讨了2008年金融危机、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和近两年俄乌冲突以及全球供应链冲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探索新的技术革命如何塑造和改变世界格局。
《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是围绕当前通货膨胀的两个谜团以及日本的物价“异象”而展开的。两个谜团分别是引发当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和如何应对此次通货膨胀。日本物价“异象”是指在主要国家遭受通货膨胀打击的背景下,日本出现了慢性通货紧缩与急性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增加了日本物价问题的复杂性。
《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 这是一本研究当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专业著作。 作者破除了此前经济学家和央行的误判,指出整个世界突然开始物价高涨,根本原因并非俄乌冲突,而是疫情带来的范式转变。其创新性地找到现代物价理论所忽视的因素,通过分析欧美和日本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阐述了为什么稳定物价的传统工具无效,央行的局限性如何导致其应对新通胀的无力,揭示出日本及各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本书从消费者行为变异、劳动者行为变异和企业行为变异三个方面分析了全球经济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带来的深远影响。作者强调,新的价格体系正在形成并深刻改变全球经济运转的动力。在这个关键节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如何应对,如何做出选择至关重要。苦于慢性通货紧缩和急性通货膨胀“两种病痛”的日本需要找到特别的药方。 本书为我们深入理解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性通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预防通胀和通缩提供重要参考借鉴。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企业家、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投资者及消费者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关于当前为何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渡边努认为,很多经济学家提到的俄乌冲突导致通货膨胀的说法并不准确。作者提出的证据是全球主要国家智库和金融机构的专家,早在2021年春季就开始提高2022年的通胀预期,这比俄乌冲突的发生整整早了一年。当然,俄乌冲突爆发推动通货膨胀也是事实,2022年3月与2月相比,美国预期通胀率提升了1.4个百分点,欧元区提高1.8个百分点。
渡边努分析发现,新通胀的出现主要源于全球经济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者行为变化。疫情导致消费者行为发生变异,从服务消费向货物消费转移,影响了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二是劳动者行为变化。例如,美国非劳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劳动力市场供给造成影响。三是企业行为变化。企业在全球化经营原则上从成本效率转向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回流或友岸回流成为新趋势。
消费者、劳动者和生产者三者的行为变异,给供给侧造成了很大危害,这是本次高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欧美国家的通货膨胀起因于疫情,疫情引发了消费者、劳动者和企业的行为变异,并且这种行为变异‘同步’发生在全球,因此形成一种超乎异常的力量冲击全球经济,带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物价和高工资。”渡边努表示。
关于如何应对此次通货膨胀,渡边努的研究也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与通货膨胀原因的谜团相比,更大、更深刻的谜团还是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问题。二是从菲利普斯曲线变形和泰勒规则失效问题出发,提出中央银行失去了颇具神通的政策工具。三是分析当前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与此同时,日本的物价状况与欧美国家出现了差异。如果说欧美国家物价的关键词是“同步”的话,日本物价的关键词却是“异象”。
渡边努 日本知名学者,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经济学系,现为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科教授。曾在日本银行工作,担任过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是日本物价理论研究的领跑者,被誉为日本物价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人。
自1995年以来的1/4个世纪,日本工资和物价保持不变,这是一个异常状态。由于工资和物价不变,利率也长期为零。但是这次疫情的冲击破坏力超强, 2022年春季开始日本社会的“理所当然”现象开始出现裂痕,日本的物价、工资和利率超越正常值,达到当时欧美国家曾经有过的异常值(通胀率及利率过高意义上的异常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作为常识性解释就是欧美国家高通货膨胀的溢出。欧美国家的通货膨胀比日本早了一年,2021年春季开始上涨,高达10%的通胀率使整个社会陷入混乱。就在大众媒体及社交媒体不断传播这些国家混乱状态的过程中,日本消费者开始担心日本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的状况,因此而提高了通货膨胀预期。换个说法,这是美欧国家消费者的高通胀预期传染给了日本消费者。
目前,日本国内,物价、工资和利率已经步入正常化。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物价上涨和工资提高都是暂时性的,还会回到物价和工资冻结、利率为零的“异象”。很少有观点认为,日本会经历欧美国家那样的高物价高工资,以及相伴而行的高利率(不仅包括长期利率,也包括短期利率),也就是否认“同步”说法。但是欧美国家对日本的看法出现了重大转变。通过与欧美国家投资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交流发现,即使是过去熟知日本状况并笃信日本属于“异象”的知日派,目前有很多都坚信日本与欧美国家出现了“同步性”。
国内外出现观念差异在任何国家或任何时代都是很正常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本经济的前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编辑—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