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当代艺术不是技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眼光。因为这个世界的事物分为属于艺术的事物和非艺术的事物。将不是艺术的事物看成是艺术的事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当代艺术是一种国际语言,也代表着这个时代的精神。观念是艺术的发动机。为此,我常常会用当代艺术的角度和眼光去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会让我产生一种新的感觉和美感。用艺术表达观点,当然是值得称赞。每个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念和观点,而我的艺术语言就是“杂志”。
自古以来,艺术家以创造美的形式为天职,并赋予此类工作以崇高的地位和价值。但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认为美并不存在,艺术和创造艺术的人也没什么特别崇高的地方。他告诉人们,普通物品与艺术品没什么区别,如果艺术是美的,那普通物品也是美的,如果普通物品不美,那艺术也好不到哪儿去,所谓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人们赋予物体的意义而已。
艺术首先改变的是自己。它让我换一种方式和眼光,重新打量审视这个世界。如同一个新人,以一个新的身份,重新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做艺术,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这里不怕你异想天开,就怕你没有想法、没有感觉,对什么都无动于衷。
我觉得,所谓天赋,不是生来就会,也不是异禀独具,而是遇到了一种能点燃你生命最深刻热情的事物,并且能让你持续地、长久地保持这种热情,灌注在这种事物上。
人跟人在一起,不仅仅是欣赏对方,还希望对方能刺激出一个更好的你来,在一种更多元化的关系当中,你受到的刺激会更多,可能会因此变得更美好。
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一件表达主观感受的活计,事物只是一种依托,一种表达的媒介,本身亦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在它面前的停驻,就是一场奇妙的遇见。
透过自己创作的事物,我们才可以看到那时那刻独一无二的自己。
形与神的关系,形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神是内在思想在形体上的反映。没有神形则死,无形而神不现。神寓于形体之中,形是可供视觉的客观对象,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这就是说画家要凭借笔墨去正确刻画形象,细心分析,尽精刻微,才能达到传神的目的。
这种能力,犹如闭目也能将形象默想出来,待到落笔时也就不是看一眼画一笔了, 而是意在笔先,形在笔底。只要有把握形象的能力,把正确认识形象和笔墨技法的运用相应统一起来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就能逐渐得心应手,笔到神传。
将你对形象一眼所得的“感觉”,提高到理性的认识,才能在创作实践中起指导作用。中国艺术家、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先生说过,“室内的模特儿穿上工人或农民的衣服,虽然形式有些相似,但也还不能真似。”著名行为艺术家乌雷(Ulay)也说,“一个人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但学不到艺术。你所需要的是疯狂——它一直在让你颤栗。因此,即使你睡着了,你也是一名艺术家。”
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它推动人类感性文明发展,在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职能。
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一个是感性。理性的代表是科学;感性的代表是艺术。科学征服了世界,艺术美化了世界。
当代艺术是融通的艺术,是想象的艺术,是思想的艺术,是面向未来的艺术。只有融汇历史,基于现实,面向未来,艺术才会有希望,才可以永恒。
艺术需要灵魂。当代艺术需要思想,同时赋予事物以灵魂,让物体富有生命力,神气活现地被重塑,而变得有意义和价值。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出版《ArtReview艺术世界》的理念。
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素质
提升感性智慧,美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