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周末画报 > 商业 > 财富 > 商学院:像AI一样思考

商学院:像AI一样思考

摘要: AI赋能管理教育

在日前举行的复旦大学管院恢复建院四十周年院庆周活动、“全球管理教育院长论坛暨全球商科教育博览会”上,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耶鲁大学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等全球五大洲近 50 所顶尖商学院及商科教育国际组织的院长、代表齐聚现场,共同回顾国际化成就、探讨挑战对策、共商合作方向。

期间,《周末画报》对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 Business School)执行校长Léon Laulusa进行了采访,话题围绕“AI赋能管理教育:课程革新与全球协作”与“全球管理教育创新:可持续发展与跨文化协作”展开,进行深入探讨。Léon Laulusa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范式、推动教育可持续性及促进跨文化协作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展示了全球商科教育的前沿趋势与多元探索。


Leon1_副本.jpg

 

Q=《周末画报》

A=Léon Laulusa 欧洲高等商学院(ESCP Business School)执行校长

 

Q: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您认为商科教育应该如何调整或者适应这种形势

A:首先,我认为商学院的核心任务还是希望能够做到激励社会、改善社会、提升社会,并致力于让社会变得更加和平、公正以及可持续。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向:第一,要在未来考虑应用型科研研究,确保这些研究具有影响力、服务于社会,并能够与当今社会的运行有关联性,从而能够更好的将这些应用型科研应用到公司以及国家的发展;第二,通过科研更好地培育具备专业能力、专长和技能的人才,为未来打好基础;第三,是共同创造知识,通过在经业内审核人员评审的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以期解决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Q:在人工智能时代,您认为应该培养学生哪些与之适配的明日技能?

A第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是“批判性思考”。但是在我来看,除了批判性思考,还需要具备鉴别能力。批判性思考帮助人们分析现状,但鉴别能力能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在虚假新闻泛滥的今天,我们需要有分辨能力与辨别能力来确保决策正确。

第二项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提正确的问题”。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时,普林斯顿大学院长问他为什么在历次考试当中使用同样的问卷?爱因斯坦说,当语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用同样问题做出不同答案的。这就说明了在AI环境下,如何在不同语境中提出相关联的问题至关重要。

第三项是“学会专注”。在大数据时代下,我们不仅要关注大的数据,更要关注好的数据,从而避免把时间浪费到不好的数据上。所以,需要培养我们的学生如何在这种环境下筛选好的数据并保持专注的能力。

在ESCP,我们不仅仅和OpenAI,也就是ChatGPT的母公司进行合作,同时也会和AI开源应用合作,确保所有11,000名学生都能够掌握AI。但仅会使用AI还不够,更需要像AI这样思考,并且用AI来辅助决策,因此AI在未来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我们不仅仅要作为AI的使用者,还要成为AI未来的创造者,这需要我们更有批判性思考,即像AI一样思考,用AI的方式来改变我们的行为设计。对商学院而言,仅仅使用AI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未来创建更可持续发展的AI。

最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愿景,是希望未来尤其是20年内,在AI的影响下,商学院和工程学院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或者融为一体。这就是混合教育模式。希望2027年ESCP会成为欧洲的麻省理工,到2029年能够成为欧洲这一领域的龙头,像美国的哈佛肯尼迪学院一样。通过这种混合式、融合式的教育,将AI或者将商学院和其他的学科领域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这种混合式教育会促进管理学技能、AI技能以及地缘政治的深度融合。

 

Q进博会很快就要举行。商科教育应该如何结合数字技能、跨文化协作与展会实践,培育适配全球贸易需求的人才?

AAI产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对商学院或者学院教课的影响,具体到AI对贸易进出口领域的影响,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第一,AI具有“基于记忆的学习”的一大特征.第二,AI对各行各业及个人技能,尤其是硬技能产生了影响。我认为未来AI将促使软技能变得至关重要,甚至转化为关键的硬技能。如果您了解过我在AI方面的学术模型,第一个重要模型就是“基于记忆的学习”。这意味着当学生进入课堂之前,AI就已经准备好相关的知识记忆。这种学习在家里就能够实现,即通过已被记录下来的、储存在记忆体的知识量,就能够学习。

第二种学习的模式是在家里通过线上互动开展学习,也就是“家庭线上学习”。从专业术语上讲,我们也叫“基底学习”。比如,十年前我们就学会了骑自行车,但十年后依然会骑,这就是基底,打基础的一个重要学习概念。从AI的角度实现人机协同学习。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具像学习”,即AI在实体环境中辅助人们进行情景适应。人们需要在具体场景中学会适应,并用情感融入的方式适应学习。

 

Q:ESCP与复旦管理学院未来合作可能会聚焦在哪些方面?

AESCP是一所泛欧洲的商学院,在整个欧洲有6个商学院体系。我们和复旦合作不仅包括已经推出的双向学位项目,包括本科和硕士,同时,在未来可能基于全球化背景推出协同专业的开设,即共同设计并开设相关课程。比如,若开设AI课程,将在上海和欧洲同步设置,并由复旦和ESCP的教授同时上课。虽然无法实现实时同步授课,但这就是未来新兴的合作模式,即双方共同合作开展课程教学。

 

Q:如何在ESCP的课程中更好融入跨文化视角?这种课程的设计对未来两校深化学术协作有何借鉴意义?

Léon我要强调“和谐”这个词的重要性。从欧美视角,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管理理论、绩效理论与优秀的表现;从中国视角,我们可以学习“和谐”这一重要概念。通过两者之间的合并或融合,帮助我们更好地塑造企业文化——这不仅是为了股东,也惠及员工,进而延伸到更广阔的社会与国家层面,形成融合的共性。


相关推荐 更多>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